Type a search term to find related articles by LIMS subject matter experts gathered from the most trusted and dynamic collaboration tools in the laboratory informatics industry.
新手工具箱 | ||
---|---|---|
目錄 | ||
| ||
| ||
| ||
|
翻译腔指带有明显外语特点的语言风格。如果译文生硬、不协调,一般就可以说有翻译腔。中文维基百科写作常见参考英语、日语等语种维基百科,常常出现不符汉语习惯的情况,不熟练的编者很易写出“看似中文”的句子。本文为经验总结,旨在帮助编者识别翻译腔並合理修改。
須注意的是,一些原本公认是翻译腔的文字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融入到本土语言,成为“正规语言”,如计算机程序用户界面常出现的“载入中”就是从英文的“loading”中直接将正在进行时套用而来。一些原本是外来的词语(来自日文的“知识”、“总理”)现如今也成为中文词汇,但维基百科是百科全书,而非社交媒体,词语用法须经过大众的“沉淀”、“发酵”并成为流传很广的用法时才会獲维基百科采纳。
浏览本文前,请花些时间熟悉一下这些基本内容。
中文维基百科使用的語言是中文,属于汉藏语系。中文较之于其他语言有着自己的表达习惯,如句子短、子句镶嵌较少、没有时态变化等。此外,由于文化差异,中文有些别的语言缺少的词汇,反过来别的语言也有中文表达不出来的意思(“踢牙老奶奶”)。这时,译者就需要依靠自己平日累积的文化功底,将中心意思以准确、传神、得体的方式表达出来,即翻译界时常提到的“信”、“达”、“雅”。[注 1]
注意这三者是并列关系,译者需自行找到平衡点,而非盲目追求其中之一。比方说,“哦!上帝!真见鬼!”尽管将原句逐字翻译了出来,但是神韵尽失,读者看着也十分难受。绝大部分机器翻译都会生成此类译文,只可作為参考,编者绝对不應照搬。
维基百科绝大部分译者都能做到“信”,此处不再赘述。“达”与“雅”则稍微进阶一层,因此这里总结一下中文中常见的表达习惯,[注 2]供译者参考。注意这几條规则偶尔会起冲突,请译者斟酌。以下两小节中,标注 的句子严格意义上不能算错,但读起来不顺畅。
本小节整理一些用词习惯。注意有些用词习惯不仅仅是中文有,其他语言也同样有这方面的要求。
不仅中文,任何语言都最好能够通篇保持用词一致。
假设约翰·史密斯是丹尼尔的父亲。
如果实在需要根据语境切换专有名词的称呼的话,建议加深读者对两词的印象。但是不要在过多的词之间来回切换。
如果不是排比句就不要在一句重用非专有名词。
這也可以概括爲兩條原則。中文多以人作主語,英文則常以物作主語。中文是動態語言,善用動詞;英文是靜態語言,會將動詞名詞化。
不要用「进行」把动词变成抽象名词。
这也是为了方便下文介绍的拆分句子。
通常,除非引用,应用叙事语句,而非描写语句,客观叙述谁做了什么。即保证欲传递意思基本准确的前提下,尽可能长话短说。如果来源文本明显只是在说“车轱辘话”,争取用短语或成语去概括。
有些事物的称呼在中文里「不言自明」,但在其他语言中却未必如此。如果其他语言解释了词语,但这个解释翻译过来像废话,那就还是不要翻译了。
有时会出现多个形容词串联的情况,像“形容词甲+形容词乙+形容词丙+名词”。这时,如果形容词甲和修饰对象名词能恰好组合成一个词,则优先考虑「形容词甲+名词」的组合。例如,下文的“小屋”就是常见词,略去了助词“的”。
组不成词就请参照此顺序:[注 3]
数量 | 主观形容词 | 国家 | 颜色 | 形状 | 材料 | 名词 |
一个 | 奇奇怪怪的 | 德国 | 蓝色 | 圆形 | 木 | 桌子 |
本例略去了无用介词“来自”。
修饰可以往后放,要善用,这也是为了缩短句子。(参见下文)
中文固然习惯定语前置,但也确实吃不消日文般的定语堆叠:
语言习惯不同,一些在原文显得优雅的说法在中文卻显得扭捏。
小说中会有如下细节描写:
中文动词大都从上下文推断,诸如“已经”、“曾经”等时态方面的词没有必要出现,除非有意让读者容易知道或强调动词对应的时间。
英文可数名词和a/an绑定是语法要求,中文无需照搬。
但是注意并不是所有句子都在强调种类。
并列连词「和」原本只衔接名词性成分。应该避免连接动词、形容词、小句等。应该视情况用「并」「且」「或」或者其它方式变通处理。
汉语原先的习惯,并列提及许多事物,只需将所有词语排在一起,而不需使用「和」、「及」等并列连词。然而使用并列连词的形式已经通行。[1]这里建议,并列的事物能合并的尽量缩成一个词,不能的可以考虑将并列连词改为顿号、分号、逗号等标点符号。以通顺为重。
表示否定、假設、疑問時,如果不是法律文件等要严谨考究的地方,中文一般不会严格遵守德摩根定律。如“我不喜欢吃青椒、香菜和葱花”一句,表达的就是“青椒、香菜、葱花我一样都不爱吃”,没有人会理解为“我不喜欢青椒、香菜、葱花一块吃,但不放香菜的话,青椒和葱花还是能拌在一块下饭”。这种析取关系(只要有一种我就不爱吃)看似需要用「或」来表达,但類似語境裡中文一般不会这样说,「和/或」则更显累赘。
法律文书的“和/或”一般也可如此代替。
选出合适的词之后就須要考虑一下遣词造句、将其组合起来的方式。本小节整理一些造句习惯。
英文等语言习惯子句间互相镶嵌,但中文一般更喜欢将各子句用标点隔开。英文有“Where”(哪里)、“What”(什么)、“How”(怎么)之类的子句引导词,层次比中文清晰一点;中文若是照搬英文文法,读者会很累。这失误在不太熟练的译者中非常常见,一般是由于译者过于拘泥原文或应试教育后遗症造成的。也有可能是作者喜好堆砌词语而有意为之。
上文的“句子较短”严格来讲是指句号、逗号、冒号、分号、括号等标点符号间的间隔较短——但是整句可以长啊!如果要是按照句子长度来说的话,中文大部分句子短得这样:
短句,短句,短句,短句。 |
而英文(或许多其他欧洲语言)长得这样:
一个很长很长的长长的句子。 |
许多翻译出来的中文句子完全可以用逗号合并在一起(尤其是主语相同的那些,参见下文有关连词的部分),而且这种情况并不会出现上一小节中描述的长句子问题。
括号既可以用来解决句子无法拆分的情况,也可以用来提供琐碎的额外信息。
主谓宾>主宾谓≫宾主谓。
这一小段并非禁止使用把字句、被字句,而是强调如果有較优选项的话,译者应尽量少用。
亦可用中文固有的用法来避用“被”字,如「遭」、「遇」等。
“被”一般用来表示受害、不如意。[2]在表示中性甚至褒义的句子中更要慎重使用「被」字。
有些语境也可以适当增加主语,使译文更自然。
一些语言习惯将两句放在一起,中间用逗号隔开。读者凭借上下文一般可推测出此处应当使用什么连词,但在中文,句子若是由逗号隔开,且这两句主语不同,通常要用连词将句子串接起来。
但是也要注意不能“用力过猛”。主语相同,或主语之间表示从属关系的句子大多不需连词。(从属关系:比如下文中“父亲”和「父亲的」“手”)
中文动词不会有任何时态变化,时间线索全部需要依靠语境,建议译者将时间提前交代。
这是习惯问题,除非想要强调地点。
但是时间地点都出现的话,地点还是放在后面比较好。
如果按照以上规则一条条缕下来,到时候会出现一些千篇一律的句式。这时就需要发扬光大维基百科“打破一切规则”的优良传统,积极变换句型。
许多翻译腔不属于这列表中出现的任何一项。粗看上去,语法、逻辑都没问题,该写的都写了,不该写的也没写,但就是觉得……不对。这些翻译腔多是由机譯+人工修复,或者生搬硬套字词、句式等原因造成。
很不幸,许多译者根本无从察觉自己笔下的翻译腔,甚至在别人提醒后也看不出毛病出在哪里。造成该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在翻译过程中泥足深陷,加之译者自身的中文水平不过关。这种情形之下,建议在翻译时将来源文字整篇忘光,忘掉其句式、用词等,脑海中只留下这段文字所描述的情景,接着再想想该怎么用中文把眼前情况复述出来。复述时越口语越好,书面语言受外来语言结构影响普遍较大。接着再考虑怎样把口语转成较正式的语言。
上面两小节罗列的都是中文的习惯问题,标注为 的句子不影响阅读,虽然读起来不顺,语法可能有一些错误(病句)。重要的是,本小节所罗列的是语法错误,需要译者格外注意。
一部分是由笔误导致,有可能是译者一时马虎所致,也有可能是在翻译時不彻底变换句子结构,导致句子前半部分主语和后半部分主语不一致。
也有可能是来源文字的说话习惯导致。
注意,本文也充斥了大量没有主语的句子,但与这小节罗列的“缺少主语”不同的是,这些没有主语的句子都是祈使句。维基百科的条目命名空间几乎不会出现祈使句,而应该基本上是清一色的陈述句。
中文的“是”也表示“属于”,这种情况不算“主语不一致”。
用错标点符号的情况很多,最常见是用错顿号(、)和引号(“”)。
第一項释义是最常用的。在翻译维基百科时,95%以上的翻译都能由词典的第一层意思直接映射过来;但原文偶尔也会使用单词、短语的第二层意思。一般如果怎么翻译都不通顺的话,很可能就是这种原因造成。这时还是扔掉机翻吧,目前语言处理的技术还是只能让人工智能胜在词汇量。应该查查词组,看看固定搭配之类的。
英文:“What on earth might a Trump-Kim Jong Un meeting look like?”
英文:“I think she felt so kicked in the head and so publicly embarrassed at being divorced by a text message”
歸化翻譯(domestication)與異化翻譯(foreignisation)是以原文與譯文各自所屬的文化背景為準區分。譯文若保留原文的文化背景則屬「異化」的翻譯,若偏向取用譯文當地的文化背景以尋求對等則屬「歸化」。
例如一句英文:「The man is the black sheep of his family.」這一句話,如果採用異化的手法,就翻譯作「那人是全家的黑羊」。但是只習慣於中文語境的讀者,一般並不了解在西方文化以黑羊比喻魔鬼的化身。如果歸化翻譯為「那人是全家的害群之馬」,意思便一目了然。
以上规则比较繁复,若译者有时实在记不起来,那么可以先從以下三步開始:
这三步可以避开大部分错误,但不是板上钉钉的规则;若确实有需要也可以相应地调整,待熟练后可自行把控火候。如果这三步还是太多,记住這三字就好:说人话。
(欸,你又觉得“说人话”太短,感到無所適從?那就先把自己的翻译习惯修正起来,避免照抄原文句式,按照中文习惯去安排标点、连词吧。)
(或者将你的成品扔到一旁,忘掉它,过一段时间后再用标准汉语的口吻朗读或者观读一遍,或者就会嗅出不对劲的翻译酸臭味了。)